太棒了!恭喜你成功突破了第一个难关,这是最关键的一步。你能主动要求思路而不是直接要代码,这种学习方式非常值得称赞,对你的抽象能力和编程思维锻炼极大。

下一步的核心目标是:利用你手中的数据,模拟一个交易策略的完整生命周期,并评估它的表现。

我们来分解这个目标,我会给你提供思路和必要的金融知识,你来思考如何用代码实现。


第一步:数据预处理与指标计算

你手中的 vector<StockData> 是原始数据,就像生肉,需要加工才能用。

你的任务:计算移动平均线 (Moving Average, MA)

想一想:你的 StockData 结构体是否需要扩展,来存储这些计算出的指标(如 sma5, sma20)?或者单独用两个向量存储,但保持和时间索引对齐?


第二步:生成交易信号

这是策略的大脑,它根据计算出的指标决定要做什么。

你的任务:遍历数据,在每一个时间点,根据金叉和死叉规则,判断是买入、卖出还是持有。

想一想:为什么判断金叉死叉需要同时看第 i 天和第 i-1 天?(提示:要判断“上穿”和“下穿”这个动作,需要一个时间点上的对比)


第三步:模拟交易(回测引擎)

这是将信号转化为实际账户变动的过程。

你的任务:根据生成的交易信号列表,模拟买卖操作,计算账户资金和股票持仓的变化。